【健康科普】海姆立克急救法—关键时刻,你就是救命的关键一环!
想象这一幕:餐厅欢声笑语中,有人突然面色青紫,捂住喉咙,无法出声也无法呼吸——食物瞬间成了致命的“栓塞”。生命正以秒倒数!此刻,除了恐慌,你是否有能力成为那扭转命运的关键一环?
窒息不是意外,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。当异物(如食物、小玩具等)完全阻塞气道,氧气供应被粗暴切断。大脑缺氧的耐受极限仅有宝贵的4分钟!超过这个时间,脑细胞便开始不可逆地死亡。每一秒的延误,都在将生命推向悬崖边缘。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,正是利用肺部残余空气形成一股向上的冲击力,模仿剧烈的咳嗽,强行将阻塞物排出体外。操作是否及时、准确,直接决定了一条生命能否延续。
一、准确识别窒息信号,是赢得时间的第一步。务必记住这些关键体征!
Ø 突然发生:通常发生在进食或口含小物件时。
Ø 无法说话和咳嗽:患者无法发声或只能发出微弱、无效的咳嗽声。
Ø 痛苦表情:面色迅速转为青紫或灰白(发绀)。
Ø 本能动作:双手往往不由自主地紧抓颈部(国际通用窒息手势)。
Ø 呼吸困难:严重时完全无法呼吸,陷入极度恐慌。
二、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,你就是生命的守护者!
1.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(清醒状态):
Ø 站位:立即站到患者身后(若患者为儿童,可跪在其身后)。
Ø 支撑:一脚置于患者两腿之间,稳住重心。
Ø 定位:找准冲击点——肚脐上方两横指处(剑突下方)。
Ø 手势:一手握拳,拳眼向内放于定位点;另一手包裹拳头。
Ø 冲击:快速、用力、向上、向内冲击患者腹部,仿佛要将对方抱离地面。连续进行5次一组。
Ø 循环:检查异物是否排出;若未排出,重复冲击直至梗阻解除或患者失去反应。
2.婴儿(1岁以下):绝不可使用成人腹部冲击法!
Ø 固定婴儿:将婴儿面朝下,骑跨于你前臂上,头低于胸部,用手托住其下巴固定头部。
Ø 拍背:用另一手掌根部在婴儿背部肩胛骨之间快速、用力拍击5次。
Ø 翻转拍胸:小心将婴儿翻转,面朝上,保持头低脚高。在胸部中央(两乳头连线中点稍下方),用两指向下按压5次(深度约为胸廓1/3)。
Ø 循环:交替进行5次背部和5次胸部冲击,直至异物排出或婴儿失去反应。
3.特殊人群:孕妇或肥胖者
Ø 冲击点变更:此时应将冲击点上移至胸部中央(胸骨下半段)。
Ø 手法:姿势同上,但双手位置在胸骨上进行快速、有力的向上、向内冲击。
4.患者失去反应:
Ø 立即停止冲击!
Ø 小心放平患者,启动心肺复苏(CPR):立即呼救(拨打120),检查呼吸脉搏,开始胸外按压(必要时配合人工呼吸)。每次打开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前,务必检查口腔,若看见异物,小心用手指勾出;看不见绝不盲目乱抠!
三、常见误区,生死攸关!
Ø 误区一:盲目拍背。站立时拍背可能使异物下坠更深,加重堵塞!仅限婴儿背部拍击法。
Ø 误区二:给水喝。液体根本无法冲走固体异物,反而可能引发误吸,酿成二次伤害。
Ø 误区三:昏迷后继续冲击。患者失去意识应立即转为心肺复苏。
Ø 误区四:拒绝就医。即使成功排出异物,冲击过程也可能造成内脏损伤,务必就医检查。
四、守护生命,责任在你我!
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简单,却能在关键时刻以一人之力挽救生命!掌握这项技能,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能力,下一次危机降临,你不必再旁观,可以成为那道托起生命的力量。
责编:邹桂丽
初审:邹 引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