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健康科普】武宁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临床营养科:全谷物食物的优势,助您吃得健康
随着现代人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,营养学专家们越来越强调全谷物在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性。吃全谷物到底有什么好处?应该怎么吃更健康?一起了解一下
全谷物与精制谷物的区别
谷物可分为「精制谷物」和「全谷物」:
精制谷物:为了能有更好的口感,在加工谷物的过程中会碾去谷皮,胚芽被剥落,几乎只剩下胚乳,成为“精制谷物”,比如我们常吃的白米白面;
全谷物:没有经过精细加工,或者虽经处理,但保留了谷物的全部天然营养成分,包括富含膳食纤维的麸皮、营养丰富的胚芽和提供能量的胚乳、谷皮等结构的谷物,如全麦、荞麦、糙米、玉米、燕麦、藜麦、小米、高粱米等。
全谷物的好处
1、降低全身炎症水平
在很多重大疾病,如心脑血管疾病、癌症等形成过程中,“炎症反应”是重要一环。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慢性炎症,其中饮食的作用非常关键。
首都医科大学研究团队一项相关研究显示:无需改变整体饮食习惯,仅用全谷物替代主食,持续6周,全谷物组的两种炎症因子IL-22、IL-23,平均水平显著低于精制谷物组,丁酸水平显著高于精制谷物组,多个因素叠加,从而显著降低全身炎症水平。
2022年发表在《美国医学会杂志—网络公开版》上的一项研究显示:全谷物的抗炎效果,比蔬菜和水果更胜一筹。
分析表明,谷物、果蔬都富含膳食纤维,但不是所有的膳食纤维对炎症水平起到相同影响作用;谷物纤维与降低炎症水平有关,并且效果远远超过水果和蔬菜。
2、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、血脂
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,被肠道细菌利用后可产生短链脂肪酸,对控制血糖、血脂都有益处,且谷物中的膳食纤维对增加体内的脂联素浓度有很大助益,对控制体重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所帮助。全谷物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构粗糙,可以增加咀嚼的次数,提升饱腹感,对体重和血糖反应都很友好。
《食物科学与营养》有文章表明,每天吃50克全谷物食品,2型糖尿病风险可降低23%。
3、降低胃癌风险
发表在《国际食品科学与营养》上的研究表明,平时全谷物摄取量多者,可降低四成胃癌风险。
4、预防结直肠癌
中国疾控中心曾对国内外34篇有关全谷物的研究分析发现,全谷物不仅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,对预防心血管病同样有益。
这样吃全谷物更健康
那么如何吃全谷物更健康,如何最大限度获取全谷物的营养价值呢?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对全谷物食物的挑选、烹调、食用方面的技巧。
1、挑选技巧
科学选购全谷物食品,是丰富主食营养的第一步,具体有“三看”:
一看原料种:食品原料应为糙米、玉米、黑米、燕麦等全谷物,或者以全谷物为主。
二看含量:全谷物食品的配料表中,会标明使用了全谷物及其添加比例。原料中全谷物成分至少达27%以上,才能称得上全谷物食品。(但建议优先选择全谷物成分≥51%的产品)
三看食品配料:如果配料中除了全谷物,还有较多白砂糖、植脂末等成分,不建议选择。
表:常见谷物食品的全谷物含量判断标准
2、烹饪技巧
全谷物烹调前,通常需要用水浸泡,如糙米、黑米要提前泡2~4个小时。此外,还应适当延长烹调时间,比如用全谷物煮粥时,最好比平时多煮半小时。
如果想提升口感,方法也很多,例如用豆浆机可做全谷物米糊,也可以用高压锅制作八宝粥,电蒸锅蒸玉米、杂粮馒头等。但血糖监测重点人群还需对血糖变化多加留意。
3、食用量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建议,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~300克,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~150克。胃肠虚弱的老年人、儿童以及部分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,可以适当减少粗杂粮的摄入量。
4、食用比例、频率
全谷物口感粗糙,在制作主食时不妨粗细搭配。每日全谷物食用量,宜占谷类总量的1/3以上,可以根据个人反应从少到多循序渐进。
建议一日三餐至少有一餐要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,如果能把全谷物均匀搭配到三餐中,效果更好。
综合:人民网科普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武宁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临床营养科咨询门诊(减重门诊)
门诊时间:周一至周五上午(8:00~12:00)
门诊地点:门诊一楼外科门诊区 营养科诊室
责编:柯珍、邹桂丽
初审:邹 引
复审:何晓维
终审:石 磊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